【十版上冊】
依最新國際會計準則、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相關規定解析並修改相關用語。
各章均已更新案例,並就各章之架構、圖、表及釋例作小幅修改,不再個別列示。以下僅就修改幅度較大之章節予以說明。
第 一 章 企業合併之會計處理
更新:企業合併之實例。
增加:圖1.1企業合併之定義。
增加:圖1.4控制之定義。
增加:認列與衡量商譽或廉價購買利益之實例說明。
增加:衡量期間之調整之實例說明。
增加:我國企業合併包含或有對價之實例。
增加:表1.2或有對價之會計處理。
調整:「收購者取得股權小於100%,存在非控制權益」與「衡量期間之調整」位置對調。
變更:共同控制下個體或業務之合併之圖示說明。
第 二 章 母公司之會計處理
變更:應付票據溢折價之攤銷改採有效利息法。
變更:以「母公司對子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帳面金額之份額」取代「股權淨值」。
增加:依經濟實質判定是否具有控制之實例。
新增:投資公司持股比例未過半數但仍對被投資公司具有控制—中華電信。
新增:投資公司持股比例過半但對被投資公司不具控制—台灣大。
新增:投資公司為單一最大股東但對被投資公司不具控制—台塑。
新增:被投資公司宣告破產而使投資公司喪失控制—大同。
新增:附註3,說明關聯企業或合資之取得成本之處理方式,與取得子公司之收購相關成本之處理方式不同。
新增:對「差額之攤銷」有更詳細的說明,並增加圖2.4差額對投資收益之影響。
新增:增加釋例四,說明差額全部攤銷完畢時,投資帳戶餘額等於母公司對子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帳面金額之份額。
新增:子公司有虧損之實例說明。
新增:對廉價購買差額攤銷有更詳細之說明,列示收購日及收購日後投資帳戶與「母公司對子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帳面金額之份額」之公式解說。
調整:「差額之攤銷」移至釋例四之前。
第 三 章 合併財務報表簡介
變更:釋例二改為分別假設吸收合併及股權收購,增加圖3.8股權收購及吸收合併(差額為商譽)後資產負債表各科目之金額,並增列文字解說。
變更:釋例三改為分別假設吸收合併及股權收購,增加圖3.9股權收購及吸收合併(差額為商譽及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後資產負債表各科目之金額,並增列文字解說。
新增:待出售子公司之揭露實例—東和鋼鐵。
新增:子公司移轉資金予母公司之能力受損之揭露實例—南茂科技及國喬石化。
新增:附註1補充說明我國之非公開發行公司可由管理階層依判斷決定是否訂定並採用編製合併財務報表之會計政策。
新增:以圖3.4情形為例之給讀者說明。
新增:圖3.7吸收合併及股權收購(無任何差額)後資產負債表各科目之金額,並增列文字解說。
新增:附註3及圖3.10非控制權益餘額。
新增:圖3.11合併現金流量表之支付現金股利,並增列文字解說。
第 四 章 企業合併特殊議題
增加:反向收購之實例說明及揭露—嘉晶電子。
增加:吸收合併反向收購情況下(釋例二),一般收購vs.反向收購之收購日分錄彙總與比較。
增加:股權收購反向收購(釋例三)與反向吸收合併(釋例二之方法二)下之收購日分錄彙總與比較。
增加:補償性資產之揭露實例—元大銀行。
增加:收購法認列原則與衡量原則之例外—保險合約。
第 六 章 集團內個體間交易-存貨
修改:權益法下對母、子公司間交易之未實現損益之調整,有更詳細的說明。
修改:釋例中關於投資帳戶與非控制權益餘額之計算方式。
刪除:「母公司在計算X4年投資收益時,已將期初存貨所包含並於本期實現之利潤加入。工作底稿之分錄又將該部分利潤借記「投資子公司」,是否導致該部分利潤有重複計算之情形產生?」之動動腦時間。
第 七 章 集團內個體間交易-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增加:表7.1、表7.2、表7.3、表7.4,並更詳細說明順流、逆流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交易對投資收益及非控制權益淨利之影響。
增加:圖7.3處分利益於各年度實現之金額,並加強文字解說。
刪除:原圖7.2處分土地之利益之圖示說明。
第 八 章 集團內個體間交易-債券
變更:應付公司債溢折價之攤銷改採有效利息法。
變更:順流交易發生交易年度(原釋例四)及後續年度(原釋例五)之釋例合併為釋例三。
變更:逆流交易發生交易年度(原釋例八)及後續年度(原釋例九)之釋例合併為釋例五。
刪除:期末發生之順流交易(原釋例二)及逆流交易(原釋例六)之相關釋例。
第 九 章 股權比例變動之會計處理
修改:釋例五有關投資子公司及非控制權益之調整及沖銷分錄,有更詳細的說明。
增加:分批收購之揭露實例—統一收購家福。
增加:不影響控制之權益交易之揭露實例—中華電信。
增加:喪失控制之揭露實例—日電貿。
增加:表9.7子公司宣告並發放股票股利之工作底稿說明。
刪除:台新金喪失對彰銀之控制之動動腦時間。
調整:9.2節關於子公司權益未發生變動之釋例,先說明母公司出售持股之情況,再提母公司增加持股之情況。
【九版下冊】
本版共十八章,刪除原第十七章「高度通貨膨脹下之財務報導與換算」及第二十章「非營利機構會計」,並將原第二章「企業合併特殊議題」移至第四章。
第 十 章 間接持股與相互持股
新增:圖10.2間接持股形成順序對合併報表金額影響之圖示及說明。
新增:父子關係先形成且有未攤銷差額之會計處理及相關釋例解析。
新增:表10.5庫藏股票法下母公司帳上分錄及合併工作底稿之沖銷分錄。
新增:原表10.5增列第二部分,說明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帳上之分錄及合併工作底稿之沖銷分錄。
變更:將原釋例六拆成二釋例,釋例七為乙公司採庫藏股票法編製合併報表之解析,釋例八為乙公司採傳統法編製合併報表之解析。
第十一章 子公司發行特別股、合併每股盈餘及合併所得稅
新增:圖11.2潛在普通股是否具稀釋作用之圖示說明。
新增:圖11.3母公司所發行可轉換為母公司普通股之工具對每股盈餘分子影響之圖示說明。
刪除:商譽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之動動腦時間。
第十二章 合併理論與聯合協議
新增:取得聯合營運之權益的會計處理。
第十四章 避險會計
新增:現金流量避險下,為何不直接依避險工具當期損益及被避險工具當期變動二者絕對值較低者作為有效避險部分之金額的動動腦時間。
刪除:「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或「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之預期購買,可否作為現金流量避險之被避險項目之動動腦時間。
第十五章 外幣交易之會計處理
刪除:15.1節關於貨幣系統的演進、買進匯率、賣出匯率、自由匯率及官定匯率之說明。
變更:將原15.2功能性貨幣、外幣與表達貨幣移至15.1節。
刪除:原釋例一有關外幣計價之銷貨交易,交易日與交割日在同一報導期間之釋例解析。
新增:釋例四增列將債券投資分類為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情況,並將兩情況下會計分錄之處理並列比較。
第十六章 財務報表之換算
新增:透過分別以外幣記帳及以功能性貨幣記帳之分錄及兩法下財務報表相關科目金額之比較,說明外幣記帳報表如何換算得到如同企業交易發生時即以功能性貨幣記帳結果。
刪除:原釋例一關於不同功能性貨幣換算為新臺幣之換算程序。
刪除:將功能性貨幣之財務報表換算為表達貨幣時,不就全部科目採收盤匯率換算之動動腦時間。
刪除:原釋例三有關於有控制權益,依時點法換算之釋例及解析。
變更:將原釋例四改為100%擁有國外營運機構,計算合併資產負債表上專利權之金額。
第十七章 營運部門資訊與期中財務報導
變更:刪除原第十七章高度通貨膨脹下之財務報導與換算,將原第十八章營運部門資訊與期中財務報導變更為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股份有限公司之重整與破產
變更:原第十九章股份有限公司之重整與破產變更為第十八章。